试题查看

首页 > 安全工程师考试 > 试题查看
【分析解答题】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 

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 
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d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了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样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查看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

正在加载...

答案解析

正在加载...

根据网考网移动考试中心的统计,该试题:

0%的考友选择了A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B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C选项

0%的考友选择了D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石化厂、煤矿井下等工作场所禁止工人穿着化纤衣物,主要原因是化纤衣物()。A.容易防止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装置是()。A.安全钳B.缓冲器C.限速器D.曳引轮永久气体气瓶充装量,按照()的原则确定。A.气瓶内气体的压力在基准温度下应不超过职业危害采样基本要求不包括()。A.样品空白对照B.采样流量稳定C.采样人员的个列车轴温发热探测器是一种地面热传感装置,当车辆通过时,探测器测量轴承发射的红外线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